漫集轩特稿 一共8部的《哈( hā)利·波特》系列电影,目前正( zhèng)在中国内地的电影院中( zhōng)重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qiān)千万万的哈利·波特新老( lǎo)粉丝们,开始在各大社交( jiāo)平台上活跃起来。

《哈利·波( bō)特与魔法石》重映版海报( bào)
那些时隔多年再看意义( yì)大为不同的情节(詹姆·波( bō)特是否在校园霸凌?)、粉丝( sī)们争论多年得不到结论( lùn)的话题(哈利和金妮为什( shén)么突然就“好上了”?)、对于电( diàn)影改编的种种不满(《混血( xuè)王子》里面为什么要拍那( nà)么多谈恋爱?)、甚至还有关( guān)于屏摄是否该被谴责的( de)激烈争论……
“哈利·波特”这一( yī)IP,再一次热了起来。
没看过( guò)书的在补原著,没看全电( diàn)影的在抓住重映的机会( huì),更资深的粉丝们则在重( zhòng)温年少时候的梦。

《魔法石( shí)》初版书籍
对于初代《哈利( lì)·波特》的粉丝来说,这个系( xì)列承载了太多珍贵且难( nán)忘的回忆。
他们当初怀着( zhe)满心的好奇与期待,一本( běn)接着一本地追随着哈利( lì)、赫敏和罗恩的脚步,一同( tóng)在霍格沃茨的城堡中冒( mào)险,面对伏地魔带来的重( zhòng)重危机,感受着友谊、勇气( qì)与爱的力量。
自1997年6月26日,第( d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 fǎ)石》在英国出版以来(简体( tǐ)中文版2000年9月出版),它就以( yǐ)惊人的魔力席卷全球。
全( quán)球超过4.5亿册的销量,79种语( yǔ)言的翻译版本,足以证明( míng)其受众之广,魅力之大。
从( cóng)2000年这个系列风靡全球开( kāi)始,原著作者J·K·罗琳在以每( měi)2、3年一部的速度,发布新书( shū)——2000年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bēi)》、2003年的《凤凰社》2005年的《混血王( wáng)子》、最终章2007年的《死亡圣器( qì)》。
在总共历时10年的出版过( guò)程中,每一次新书的问世( shì)都如同盛大的魔法节日( rì),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狂欢( huān)。

而从电影接踵而至的上( shàng)映速度,也是专属IP的“魔法( fǎ)奇迹”——从2001年的电影版《魔法( fǎ)石》开始,2002年《密室》、2004年《阿兹卡( kǎ)班的囚徒》、2005年《火焰杯》、2007年《凤( fèng)凰社》(这一年书出完了)、2009年( nián)《混血王子》、2010和2011年上下两部( bù)《死亡圣器》。
无论是原著书( shū)籍还是改编电影,都真正( zhèng)做到了让粉丝们“念念不( bù)忘,终有回响”,有头有尾善( shàn)始善终。
(从这一点来说,《哈( hā)利·波特》的粉丝比《冰与火( huǒ)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粉丝( sī)幸福多了,至少罗琳真的( de)把书全写完了)。

每一次新( xīn)书发布或新片上映前的( de)漫长等待,都让人充满煎( jiān)熬却又满怀憧憬,仿佛是( shì)魔法之旅乐章的前奏部( bù)分。两本新书间隔的时间( jiān),就如同哈利在假期与魔( mó)法世界暂时分离的日子( zi),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等待( dài)的过程中,粉丝们仿佛和( hé)书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yùn),热衷于构建自己的理论( lùn),天马行空地去猜测后续( xù)情节,身体力行地在创作( zuò)同人作品,剑拔弩张地在( zài)论坛和贴吧上争论……
这种( zhǒng)参与感和想象的乐趣,是( shì)只有在庞大又扎实的粉( fěn)丝群体中,才有机会实现( xiàn)的。
这是对那段独一无二( èr)青春魔法记忆的珍视,是( shì)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共( gòng)同情怀,是和《哈利·波特》紧( jǐn)密相连的成长印记。

当年( nián)那些曾经为魔法世界痴( chī)迷不已的粉丝们,如今有( yǒu)些人已步入成年,组建家( jiā)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
时( shí)光流转,当这些粉丝们成( chéng)为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 zi)开始接触自己心目中的( de)“白月光”,逐渐成为“哈二代( dài)”时,心情又是复杂中带着( zhe)欣慰。
有一位海外粉丝很( hěn)羡慕自己8岁的儿子能迅( xùn)速读完整个系列,那种一( yī)口气读完,迫不及待开启( qǐ)下一本的热情,让她觉得( dé)孩子们的阅读体验或许( xǔ)更加酣畅淋漓。

《神奇动物( wù)》电影系列
毕竟,他们不用( yòng)像曾经的粉丝们当年那( nà)样,被漫长的出版间隔吊( diào)着胃口,而是可以一次性( xìng)地在魔法世界中尽情遨( áo)游,感受从霍格沃茨入学( xué)到最终大战的完整故事( shì)脉络,体会魔法世界里各( gè)种神奇生物、神奇咒语以( yǐ)及复杂人物关系所带来( lái)的震撼与感动。
一切理论( lùn)无需猜测,所有主菜均已( yǐ)端上桌。
唯一的遗憾也许( xǔ)是,一口气看完7本书、8部正( zhèng)传电影与3部《神奇动物》电( diàn)影之后,这个IP暂别大银幕( mù),转战美剧的小荧幕了——华( huá)纳目前正在开发《哈利·波( bō)特》系列剧集,这个项目正( zhèng)处于招募演员的状态中( zhōng)。

另一位中国粉丝在时光( guāng)网发起的“魔法时光放映( yìng)季”微博活动中,谈到了自( zì)己家的小小“哈二代”——他在( zài)孩子7岁生日那年,送给了( le)孩子全套《哈利·波特》的书( shū)作为礼物。
“他的眼睛在看( kàn)到那精美的封面时亮了( le)起来,仿佛真的看到霍格( gé)个沃茨特快列车在向他( tā)招手。那一刻,我知道一个( gè)新的哈迷诞生了”,这位粉( fěn)丝回忆道。
在这位ID名也很( hěn)“哈二代”的“Siruis新一代”描绘中( zhōng),他与孩子经常一起读《哈( hā)利·波特》,“每当读到那些紧( jǐn)张刺激的情节时,孩子总( zǒng)是紧紧抓住我的手,仿佛( fú)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jié)。”

“我们讨论哈利、罗恩、赫敏( mǐn)的冒险,争论各个角色的( de)好坏,甚至在吃饭时也会( huì)用魔杖(其实是筷子)比划( huà)着,模仿书中的咒语。”
“哈利( lì)的魔法世界不仅属于我( wǒ),也属于我的孩子。我相信( xìn),这份对魔法的热爱和憧( chōng)憬,成为了链接我们心灵( líng)的桥梁”——这位“哈一代”家长( zhǎng)与“哈二代”孩子之间的互( hù)动,令人动容。
对于很多已( yǐ)为人父母的粉丝而言,曾( céng)经阅读《哈利·波特》时的关( guān)注点和如今也有着天壤( rǎng)之别。无论是近日在观看( kàn)电影重映时,还是在阅读( dú)原著时,母亲们的角色尤( yóu)其值得探讨。
曾经的“哈一( yī)代”粉丝们,或许更多地是( shì)和主角“救世主/天选之子( zi)”哈利产生共鸣,随着他的( de)喜怒哀乐而心潮起伏,渴( kě)望像他一样在魔法世界( jiè)中勇敢冒险,施展神奇的( de)魔法,对抗邪恶的势力。

但( dàn)如今,当她们以父母的视( shì)角重温故事时,却发现那( nà)些母亲形象以及背后蕴( yùn)含的 “爱的力量” 主题——这也( yě)是罗琳一直最坚持的主( zhǔ)题,变得格外突出,触动人( rén)心。
早早离世的莉莉·波特( tè),始终是整个故事坚不可( kě)摧的根基。哈利本身并无( wú)超乎常人的特殊天赋,是( shì)母亲的牺牲之爱赋予了( le)他保护,成为了贯穿故事( shì)始终对抗邪恶的关键力( lì)量。
曾经年少时觉得 “爱的( de)力量” 作为解决诸多问题( tí)的答案,这一设定有些俗( sú)套的粉丝们,在成为父母( mǔ)后,会深刻体会到这种力( lì)量的真实与伟大。
看着自( zì)己的孩子,她们仿佛明白( bái)了当初J·K·罗琳创作时想要( yào)传达的深意——母亲的爱或( huò)许真的有着塑造命运、战( zhàn)胜邪恶、守护灵魂的强大( dà)魔力,即便自己不是时时( shí)刻刻都在,那份爱也依然( rán)会如影随形地守护着孩( hái)子。

除了莉莉·波特,像莫丽( lì)·韦斯莱这样的母亲形象( xiàng)也深入人心。她对哈利视( shì)如己出,接纳哈利成为自( zì)己家庭的一员,充当了莉( lì)莉之爱的传递者。让哈利( lì)这个孤儿能再次感受到( dào)母爱的温暖,在霍格沃茨( cí)的生活中有了家的依靠( kào)——最后还成为了哈利的丈( zhàng)母娘(mother-in-law)。
最后她强忍丧子之( zhī)痛,杀掉法力看似远超于( yú)她的贝拉,可谓是罗琳对( duì)“母爱”呼应的神来之笔。
尽( jǐn)管纳西莎·马尔福在其他( tā)方面有着诸多让人难以( yǐ)认可的行为,但她对儿子( zi)德拉科的爱,让她在一定( dìng)程度上得到了救赎,并且( qiě)在哈利的最终结局中起( qǐ)到了关键作用。“她不再关( guān)心伏地魔是不是胜利”——纳( nà)西莎的“危险谎言”,却是战( zhàn)胜伏地魔的关键法宝。

这( zhè)些母亲形象的存在,让已( yǐ)为人父母的粉丝们在阅( yuè)读时更能感同身受,也使( shǐ)得他们在和下一代分享( xiǎng)故事时,多了一份别样的( de)情感寄托,希望孩子们能( néng)从故事中领悟到爱的珍( zhēn)贵与力量。
《哈利・波特》对于( yú)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 de)意义与启示,这也在代际( jì)之间呈现出多样的阅读( dú)体验与感悟。
对于孩子们( men)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充( chōng)满奇幻色彩的冒险世界( jiè),他们会惊叹于霍格沃茨( cí)城堡的神奇构造,好奇那( nà)些能让人飞天遁地、变换( huàn)形态的魔法咒语,为铁三( sān)角一次次化险为夷而欢( huān)呼雀跃,也会因角色面临( lín)的危险和困境而揪心不( bù)已。

对于年龄小、阅历少的( de)粉丝们说,他们并不在意( yì)为什么《阿兹卡班》电影中( zhōng)小巫师们穿上了牛仔裤( kù),他们也许无法理解“一朵( duǒ)变成鱼的花“最终消失的( de)伤感之处;
他们无所谓饰( shì)演秋·张的梁凯蒂是否真( zhēn)的是校花级大美女,他们( men)更没有关注到”哈利·波特( tè)之母“罗琳近年来在社交( jiāo)网络上引起的种种风波( bō)。
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才是( shì)最吸引这个年龄段“哈二( èr)代”孩子们的关键所在。
而( ér)对于成年的粉丝们,除了( le)回忆青春岁月里的那份( fèn)热爱,在重新阅读时,还能( néng)看到许多小时候未曾深( shēn)刻留意的主题与内涵。

比( bǐ)如故事中所展现的道德( dé)模糊性,那些成年角色如( rú)阿不思·邓布利多、西弗勒( lēi)斯·斯内普和小天狼星·布( bù)莱克等,他们的故事里都( dōu)有着复杂的一面,并非简( jiǎn)单的非黑即白——正如人生( shēng)本身。
曾经年少时可能只( zhǐ)是单纯地崇敬或者喜爱( ài)某个角色,可成年后再看( kàn),便能体会到这些角色在( zài)道德抉择、过往经历中的( de)挣扎与无奈。
这种深度和( hé)复杂性,是成年读者更能( néng)咀嚼品味的内容,也让他( tā)们越发感叹这个系列作( zuò)品的精妙之处。
《哈利·波特( tè)》不仅仅是属于某一个特( tè)定年龄段的故事,它有着( zhe)能触动不同年龄层次心( xīn)灵的特质,无论是孩子的( de)童真幻想,还是成年人的( de)人生感悟,都能在这个魔( mó)法世界中找到契合点。
尽( jǐn)管这个系列原本是面向( xiàng)青少年读者创作的,但它( tā)跨越年龄界限,始终保持( chí)着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 mìng)力。

这个系列就像一条无( wú)形却坚韧的纽带,将老一( yī)代粉丝的青春回忆,与新( xīn)一代的成长紧密相连。
老( lǎo)粉丝们带着对过去的怀( huái)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把这( zhè)个魔法世界传递给下一( yī)代,看着孩子们在其中收( shōu)获快乐、感悟成长。
而《哈利( lì)·波特》也在这种传承中不( bù)断续写着它的传奇,继续( xù)在一代又一代粉丝们的( de)心中,施展着它那永不消( xiāo)逝的魔法魅力,成为了跨( kuà)越时空的文化瑰宝,影响( xiǎng)着更多人去探索爱、勇气( qì)与魔法的真谛。
作者 | 甄子( zi)